-
攝像頭景深的測量方法
- 作者↟╃│:賽麥吉 瀏覽次數↟╃│:2071 發表時間↟╃│:2018-02-28
- 景深定義↟╃│:經常我們在拍照的過程中會發現│✘│•▩,對焦之後│✘│•▩,前後空間的位置存在一定距離是可以被拍清楚的│✘│•▩,當我們調節光圈大小和焦距或者改變拍攝距離的時候│✘│•▩,可看清晰的前後距離在發生變化│✘│•▩,通常稱這種前後清晰的距離叫做景深·│▩。
光圈·✘☁╃│、鏡頭·✘☁╃│、及拍攝物的距離是影響景深的重要因素↟╃│:
1·✘☁╃│、光圈越大(光圈值f越小)景深越淺│✘│•▩,光圈越小(光圈值f越大)景深越深·│▩。
2·✘☁╃│、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淺·✘☁╃│、反之景深越深·│▩。
3·✘☁╃│、主體越近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淺│✘│•▩,主體越遠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深·│▩。
從公式可以看出│✘│•▩,後景深 > 前景深·│▩。
(1)·✘☁╃│、鏡頭光圈↟╃│:
光圈越大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淺;光圈越小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深;
(2)·✘☁╃│、鏡頭焦距↟╃│:
鏡頭焦距越長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淺;焦距越短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深;
(3)·✘☁╃│、主體與背景距離↟╃│:
距離越遠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深;距離越近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淺;
(4)·✘☁╃│、主體與鏡頭距離↟╃│:
距離越遠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淺;距離越近(不能小於最小拍攝距離)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深·│▩。
在進行拍攝時│✘│•▩,調節相機鏡頭│✘│•▩,使距離相機一定距離的景物清晰成像的過程│✘│•▩,叫做對焦│✘│•▩,那個景物所在的點│✘│•▩,稱為對焦點│✘│•▩,因為“清晰”並不是一種絕對的概念│✘│•▩,所以│✘│•▩,對焦點前(靠近相機)·✘☁╃│、後一定距離內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│✘│•▩,這個前後範圍的總和│✘│•▩,就叫做景深│✘│•▩,意思是隻要在這個範圍之內的景物│✘│•▩,都能清楚地拍攝到·│▩。景深的大小│✘│•▩,首先與鏡頭焦距有關│✘│•▩,焦距長的鏡頭│✘│•▩,景深小│✘│•▩,焦距短的鏡頭景深大·│▩。其次│✘│•▩,景深與光圈有關│✘│•▩,光圈越小(數值越大│✘│•▩,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)│✘│•▩,景深就越大;光圈越大(數值越小│✘│•▩,例如f2.8的光圈大於f5.6)景深就越小·│▩。其次│✘│•▩,前景深小於後景深│✘│•▩,也就是說│✘│•▩,精確對焦之後│✘│•▩,對焦點前面只有很短一點距離內的景物能清晰成像│✘│•▩,而對焦點後面很長一段距離內的景物│✘│•▩,都是清晰的·│▩。
能同時被眼看清楚的空間深度稱為眼的成像空間深度│✘│•▩,即是景深·│▩。
δ——容許彌散圓直徑
F——鏡頭的拍攝光圈值
f——鏡頭焦距
L——對焦距離
ΔL1——前景深
ΔL2——後景深
ΔL——景深
前景深ΔL1=FδL^2/(f^2+FδL)
後景深ΔL2=FδL^2/(f^2-FδL)
景深ΔL=ΔL1+ΔL2=(2f^2FδL^2)/(f^4-F^2δ^2L^2)
從公式(1)和(2)可以看出│✘│•▩,後景深>前景深·│▩。
由景深計算公式可以看出│✘│•▩,景深與鏡頭使用光圈·✘☁╃│、鏡頭焦距·✘☁╃│、拍攝距離以及對像質的要求(表現為對容許彌散圓的大小)有關·│▩。這些主要因素對景深的影響如下(假定其他的條件都不改變)↟╃│:
(1)·✘☁╃│、鏡頭光圈↟╃│:光圈越大│✘│•▩,即光圈值(F)越小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小;光圈越小│✘│•▩,即光圈值(F)越大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大;
(2)·✘☁╃│、鏡頭焦距↟╃│:鏡頭焦距越長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小;焦距越短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大;
(3)·✘☁╃│、拍攝距離↟╃│:距離越遠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大;距離越近│✘│•▩,景深越小·│▩。
景深有特定的公式來計算│✘│•▩,但是實際上的景深效果是多少呢│✘│•▩,我們需要引入景深的測量方法·│▩。我們需要準備被測試的相機·✘☁╃│、測試標靶一般選擇(ISO12233 )│✘│•▩,同時需要準備用於攝像頭測試的標準光源箱·│▩。
第一步↟╃│:我們需要把相機固定在可移動的支架上│✘│•▩,標定好相機到測試圖卡的距離·│▩。
第二步↟╃│:調節好相機垂直對準圖卡中心│✘│•▩,讓影象滿屏充滿整個畫幅│✘│•▩,定好焦拍攝│✘│•▩,得到一張標準對焦的圖片│✘│•▩,這種圖片肯定是非常清晰的│✘│•▩,比如我們可以讀到1000線·│▩。
第三步↟╃│:相機在垂直的方向上往前移動一個距離│✘│•▩,不改變任何引數│✘│•▩,拍一張│✘│•▩,再移動一個距離再拍一張·│▩。
第四步↟╃│:回到最初的拍攝距離│✘│•▩,相機在垂直的方向上往後移動一個距離│✘│•▩,在不改變引數的情況下│✘│•▩,再次拍攝│✘│•▩,多移動幾次在拍攝幾次·│▩。
最後我們得到一系列的iso12233的圖片│✘│•▩,從清晰到不清晰│✘│•▩,每張照片對應一個距離│✘│•▩,我們整合之後就可以得出│✘│•▩,在此設定下的相機的景深了·│▩。
- 【關閉本頁】 【返回頂部】 【列印此頁】 【收藏此頁】
- 上一頁 : 如何使用攝像機拍出好的效果
- 下一頁 : 攝像頭動態範圍淺析
- 您可能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↟╃│:
- · 彩色攝像機灰度測試卡
- · 灰度等級測試卡
- · 18%中性灰度卡
- · 伽馬及灰階測試卡
- · 11階灰度測試圖卡
- · ITE 11階灰度卡(Gamma = 0.45)
- · HDTV灰度測試圖卡
- · 9階灰度卡
- · SineImage灰度測試卡20階
- · SineImage灰度測試卡